查看原文
其他

行业调查|2020年中国自然教育现状解析

管美艳石睿果叮咚 盖娅自然教育 2022-06-07


昨天我们分享了疫情之下日本自然教育行业的应对今天让我们把视线转回到国内,看一看疫情对于国内自然教育行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去年,全国自然教育网络于2月、10月分别开展了自然教育行业调查。


两次调查采取线上问卷、电话访谈的方式,分别调研了246家、165家自然教育机构,参与调查的机构/个人涵盖了除新疆、西藏、香港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调查基于突发事件展开,准备、调研设计时间仓促,调研周期较短,样本的范围、调查方式选用具有一定局限性。


第一次调研基于疫情爆发阶段,以最快的速度呈现疫情对自然教育行业带来的直接影响、预期及应对建议;第二次调研基于疫情常态化,在第一次调研的基础上由全国自然教育网络行业发展调研小组主持,主要总结疫情对于自然教育行业产生的真实及潜在影响,梳理有效应对措施,从而尽可能准确的反映当前我国自然教育的发展现况及经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其中第二次自然教育调查仍在进行中,本文呈现的第二次调研的数据分析截止于2020年9月30日,最终报告欢迎持续关注。现从调查报告中摘取部分精华内容,与大家分享。



来自疫情调研I


根据各机构及从业者提交的自我报告显示,疫情对自然教育机构的运营管理、业务开展、财务情况造成大量负面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疫情对自然教育行业的影响

第一次调研报告显示有超过60%的机构认为疫情对其产生了负面影响,仅有30%左右的机构认为,疫情给其带来的更多的机遇,在第二次调查报告中显示疫情带来机遇的积极态度增加了5%,随着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积极影响正在逐步呈现。近4成的受访机构表示自己有机会尝试拓展现有的业务类型,增加新的业务方向,疫情缓和之后,其客户量和课程订单都有所增加,甚至有些机构的业务量超过了往年同时期的业务。


数据显示,在机构的运营管理方面,超过4成机构出现延迟复工情况,复工时间与往年相比推迟1-6个月,但在疫情当中,也出现了新的工作和服务方式,如线上远程协作、共享员工等,这些新的协作方式,对于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都带来全新的挑战。此外,疫情期间自然教育机构也根据自身情况,做出调整员工数量的行动,在疫情较为紧张的1-6月份,超过三分之一(33.79%)的机构选择了适当减员,而在疫情趋向常态化的7-8月份,近3成(28.88%)机构选择适当增员,以满足骤增的暑期自然教育活动需求。



在业务开展方面,绝大多数的机构都报告,在疫情期间国内外的活动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截至调查结束之前,机构的业务范围聚焦于省内,本地的业务增加了13.9%,出省及出国的业务分别减少了8.45%、5.45%,这种业务范围的变化是十分明显的,尤其是对以国际游学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机构产生影响更加巨大。


除了业务范围的变化,机构所开展的活动次数也明显减少,2020年2月疫情初期时,参与调查的249家机构受疫情影响取消或推迟的活动/课程数量达5080场,其中受疫情影响取消或者推迟的活动/课程中位数为5场,受影响的活动/课程100场及以上的有17家机构,占7%。


参与调查的自然教育机构业务类型


在参与人数方面,疫情期间活动的参与人次明显降低,暑期期间参与人次有所回升,其具体表现为往年自然教育机构全年参加活动的人次主要集中在1000-5000人次(16.89%),新冠疫情期间1-6月份参加活动的人次为1-10次(22.62%),暑期(7-8月)参与活动的人次为100-500人次(30.25%)。暑期自然教育机构业务的回升,或可以适当弥补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

随着活动范围的变化,活动数量减少及参与人数降低,导致机构的运营收入受到影响,财务状况堪忧。其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收入来源的减少。数据显示,以课程方案为收入来源的机构占比明显减少(减少了9.53%),其他组织的辅助、线上课程略微增加(增加了1%-2%),无资金注入的比例显著增加(6%),总体呈现出来源减少的情况。
二是盈利情况不理想。参与调研的机构中,2020年1-6月仅有17.44%机构为盈利状态,7-8月增加到29.15%,而2019年机构报告的盈利比占53.69%。2020年1-6月有50.13%的机构处于亏损状态,7-8月降低到35.96%,2019年同时段亏损仅为25.06%。将两年的盈亏状况相比,可以看出疫情确实对机构的财务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但疫情转好,为自然教育机构提供了喘息的机会,有一定数量的机构利用暑期实现扭亏为盈。





拥抱变化 韧性应对


疫情带来巨大挑战,自然教育行业不会坐以待毙,各个机构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积累有效的经验。数据表明,在应对疫情的有效措施中,近六成(57.2%)的机构认为进行“更多课程设计研发”效果显著,近四成的机构则认为加大自媒体传播力度,在线上吸引更多的客户是有效的应对措施,也有约三分之一的机构转而更加重视内功修炼,进行运营管理优化和战略调整。



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报告梳理了自然教育机构应对疫情挑战的有效措施,总结经验发现,多数机构都选择扩展新的业务模式,最为明显的是由线下活动转变为线上内容。除了开展线上课程外,启动线上商城和售卖文创产品也是有效的应对方式。


与过往相比,机构更加注重增加知识产出的比重,由原来单一的自然教育活动输出转变为“自然教育+”的产品研发模式,构建一个综合性的产品结构。疫情期间,机构也擅于向自身外的机构寻求合作,行业内部联盟的现象较为突显,聚合本地自然教育机构,共同探讨,分享资源,共渡难关。机构也尽最大努力,充分利用行业外部资源,与其他行业(学校、企业、旅行社等)进行跨界合作。


机构应对疫情影响采取的措施


除了重视产品输出和跨界合作外,客户维护也是疫情期间的重要工作,机构大多通过提供公益课程、资讯分享、社群活跃等增加客户黏性。


以凡朴农场研学为例,凡朴研学在疫情一开始,就以最快的速度建立了线上商城,通过农产品反哺之前庞大的C端客户群。还重构了产品体系,例如将原本固定在农场的自然教育场地分享到每个客户家里,即快递给每个客户家庭“一米菜园”,一米菜园由50cm×50cm的4个盒子组成,它同时结合9个课程,从家庭堆肥,到播种育苗,到最后的收获都有课程指导,效果十分显著。


再以鸟兽虫木自然保育中心为例,鸟兽虫木以开展境外生态旅行为主,疫情期间受到巨大冲击,在境外疫情肆虐、国内相对受控的情况下,将重点转向境内生态旅行,抓住周末和假期开展活动。同时积极拓展外部合作,与政府部门对接承接了洪湖公园自然教育中心的运营,获得了持续开展自然教育活动的基地。当然,最重要的一点还是与客户保持持续不断的联系,推出一系列免费的线上课程,邀请行业大咖分享跟生态旅行有关的自然故事,在疫情期间保持跟客户的良好互动。


在每个机构都努力控制风险的同时,一些平台性的组织也站在更高的行业角度,运用更宏观的视野进行有效的尝试。全国自然教育网络(CNEN)作为一个致力于持续促进自然教育行业良性发展的平台,在疫情期间快速展开调研,以最快速度反映疫情对行业的影响,分享有效的应对措施,汇聚行业力量共商良策,共渡难关。全国自然教育网络针对现实情况设计开展了“约会大自然”活动,组织自然教育机构为抗疫期间辛勤工作的医护人员、社区的一线工作人员提供自然教育公益服务,缓解高压下带来的精神紧张,让自然教育为社会抗疫贡献力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机构/个人可接受的线上课程内容


今年11月,全国自然教育网络举办了以“拥抱变化,聚力破茧”为主题的第七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通过线上论坛的方式将资讯分享给更多的人。机构、行业平台和相关政府部门共同努力,凝聚行业力量,为自然教育这个新兴行业顺利渡过难关提供了支持。



聚力破茧 未来可期


回望过去,疫情既给行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带来了巨大的机遇,疫情引发了公众的思考,人们开始增加对自然的关注,也开始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互动。自然教育行业走过了艰难的2020年,这一路既是对行业的考验,也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更为行业深入发展提供现实基础。
总结2020年的关键词,最突出是“变化”, 2020年许多事情都发生了变化,我们身处的不管是国内环境还是国际环境,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这种变化之下自然教育的韧性体现得淋漓尽致,行业发展的春天也偶有风雨,只有通过充分掌握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环境现状,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促使行业应时而变,蓬勃发展。而我们也相信,以使命驱动为主的自然教育在韧性与灵活性的加持下,将积蓄力量,破茧新生,乘风破浪,迈向充满期待的未来!



END


本文原载于公众号“中国绿色时报副刊”
 更多近期精彩活动及文章:

  报名活动   友情推荐:戴亚楠艺术思维亲子 | 自然读书会2月7日“小书友”共读活动通告

  推荐阅读    芦苇片片,鸟儿翩飞,为鸟儿们留下更多的“家园” | 戴亚楠:家庭美育与自然教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